天子近臣

木梓潼

> 天子近臣 > 天子近臣目录

第9章 09(捉虫)(1 / 2)

上一章目 录

临华殿里,二皇子赵祯被他的乳母刘嬷嬷唤醒:“二殿下,二殿下。”

赵祯睁开眼睛,看到外面天还黑着,嘴里抱怨道:“嬷嬷,今天不是休沐吗?怎么还是这么早把我叫起来?”

“二殿下,您忘了,今天您要选伴读的,得早点到崇德殿。”

赵祯揉揉眼睛,不情愿地在宫女的伺候下穿好衣服,洗漱好,坐在摆好饭菜的桌子前。

刚刚起来,赵祯还不是很饿,动了几筷子就放下了。刘嬷嬷有些担忧地劝道:“二殿下,再吃些吧。”

赵祯根本不听她的话,板着一张小脸站了起来:“不吃。”

刘嬷嬷虽说是赵祯的乳母,但是赵祯是二皇子,是主子,她并不能左右主子的决定,只能皱眉让宫女将饭菜撤下去。

不过她贴心地准备了一些点心放在荷包里,让赵祯带着,以防他饿的时候没有东西吃。

***

下了车的李璟和李琮站在一起,排在选皇子伴读的队伍里,而李瑜则在皇女伴读的队伍里。

两支队伍在领头太监的带领下,往皇宫里面走去。

走进太和门里,外面的喧哗瞬间被关在了门外,里面外面好像是两个世界。高大的城墙,压抑的气氛,所有的孩子瞬间安静了下来,没人敢再说话,也没人敢抬头四处看,全都默默地跟在太监后面往前走去。

李璟偷偷瞄了一眼皇宫,和她以前去故宫参观时差不多的构造,只是这里少了故宫里游人的热闹,多了一些肃穆。

枪.打出头鸟,李璟也不敢胡乱地多看,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往前默默走着。在一个岔路口,男孩伴读和女孩伴读就分开了。

李璟没来过皇宫,很快就被七拐八拐的结构弄迷糊了,她索性也不记路了,反正出来的时候肯定有人领着她们。

太监将他们带进一所宫殿里,把他们放在大殿里就离开了。

太监一走,瞬间所有孩子都松了一口气,慢慢抬头看着大殿里的摆设。

这里的构局和家里房屋的构局一点也不一样,宽阔,金碧辉煌,各种雕梁画栋,精美绝伦,让从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们瞬间睁大了眼睛。

一些相熟的孩子一下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指着宫殿里的各种摆设品头论足,一脸的兴奋。

当然也有像李璟一样,低着头只看脚下的孩子。李琮本来看到雕着金龙的红木柱子,还想过去看一两眼。

结果看到李璟像木头一样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他揉揉鼻子,也不动了。

作为弟弟,他懂得没他三哥多。他父亲嘱咐过他,不懂的时候就让他一举一动跟着他三哥学习,不能在外面堕了李府的脸面。所以再心痒痒,他也没动。

没多久,一些太监进来,将那些一直说话,表现得像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带了出去,这一下子,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剩下的孩子谁也不敢再说话了,也不敢再有什么大的动作,就一个个站在那里,看着脚下白玉石铺就的地板。

没多久,一个太监进来,将所有孩子按照他们父亲官位的大小,四人一排,一直排完。

孩子并不算多,再去掉刚刚送走的那些,只剩下不到二十个人。

刚排好位置,殿内就响起一个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

声音刚落,所有的孩子全都跪了下来:“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上方传来一个威严的男声,下面的孩子随后便接道:“谢皇上。”然后才一个个站起来,恭敬地站在下面。

皇帝拿着名册,看着最前面的四个孩子,对着他们道:“从右面开始,你们四个一个一个,说说自己都是哪家的?平时学过什么?”

最右面那个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道:“回皇上,臣子赵策,父亲是端王,在家中已学完《论语》,现在正在学《孟子》。”

“嗯,不错。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什么意思。”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

“嗯。平时在家可有练过字。”

“练过。”

景平帝招来一个小太监,让他摆好笔墨纸砚,让赵策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小太监把赵策写的字呈给他看。

虽然字体稍显稚嫩,没有风骨,但横平竖直,在他这个已经很不错了,他点点头,让赵策退回原位。

接下来的每个孩子,皇上都这样考了一遍,孩子不多,很快就轮到了李璟。

景平帝看着眼前面容精致的孩童,这么多孩子,只有他的样貌最美,若不是他知道这是给皇子选伴读,这些孩子全是男孩,说他是女孩也有人相信。

虽然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头上并没有留头发,但是他精致的眉眼,白皙如玉的肌肤,挺立的小鼻子下一张泛着樱粉的唇,努力做出严肃的表情,让人忍不住就心软了。

景平帝放柔声音:“你是哪家的?在家学过什么?”

李璟躬身行礼,稚嫩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回皇上,草民李璟是吏部侍郎李昌家的,在家只学过三字经。”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