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最强武道宗师

疯子

> 抗战之最强武道宗师 > 抗战之最强武道宗师目录

第36章 天降伤兵?(1 / 2)

上一章目 录

明远没有立刻下山,他无限背包里还有一辆备用摩托车呢,能追上很快就走的众人,他把桂地地图铺到山地上,自己思考一下大局,不能光着眼小处,还得多看看大局。

当然了,南宁城也绝对不算是小处,而是桂南会战的中心之一,但是就目前局势来看,是没希望收回来了,其他中央军和地方军还得个一两个星期才能集结完毕。

整个桂南会战另一个中心是昆仑关和高峰隘这两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严格的说是只有昆仑关。

昆仑关在南宁城东北侧约30公里外的地方,二者之间隔着二塘、三塘……八塘、九塘,四面环山,地形极其险要,又占据着抗战后方和抗战前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峰隘距离南宁城西北侧约10公里处,地形也算易守难攻,是一片起伏不断的小山群,和昆仑关、南宁城等连成线即可互为掎角之势。

明远在用地上的石头,把老蒋从各地调派的援军一一放在各个要地上,思考当前战局走向。

实际上,曾经他也研究过整个桂南会战的交战地图,知道大局的走向,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亲身加入一定会引发蝴蝶效应,继而把大局走向稍微偏差些,大局上只要偏差点,小处战局上就会天翻地覆,反过来,小处战局变化的不断积累也会改变大局的走向。

比如,由于明远在下游偷袭中村正雄的部下,使得他的主力渡河时间是晚于历史上渡河时间两小时的,以及渡河兵力由于要防守后方也少了一些,突进速度也不敢过快。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会推迟和另一支友军夹攻二塘第200师的时间,要是二者意外消息不畅的话,没有完全合围住二塘的第200师,反而很可能会被同为“钢军”的第200师逐个击破,那就直接会导致后来他和其他小鬼子部队抢攻昆仑关的计划落空。

最后,在第200师反应过来哪里才是最重要的驻守地点后,恐怕就不会退往较近的高峰隘了,而是会直接长距离跋涉,突进到昆仑关,和昆仑关薄弱到可以忽略的当地守军一起死守昆仑关……继而影响到整个大局的走向!

如果这一切成真的话,就不会有我方仰攻昆仑关周围诸多高地而损失惨重的局面了,而是小鬼子会因为仰攻而损失惨重了!

战局变化稍纵即逝,容不得怠慢,哪怕明远知道大局走向,也很谨慎的对待思考大局之内的细节。

此刻,在山上待的不到三分钟的他赶紧一边收回地图下山去,一边接着思考小处和大局的各种联系,甚至因为分心思考而被一石头扳倒,一头磕在一堆碎石上,碰了一脸血,不过他依旧擦都不擦地一边快速下山,一边思考着……

毕竟细节往往决定成败的,历史上的中村正雄及其下各级指挥官就是死于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的——军帽上的红日暴露了他的具体位置,被第200师一个侦察兵发现,然后回报上去,最后炮兵放的几炮炸死他们一窝子了!

明远最担心的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更大范围的蝴蝶效应,使得在历史上鬼子旅团长中村正雄死的那天,没到死亡地点聚众开会,继而不被侦察兵发现,就很可能不被杀死,这才是最糟糕的事!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说,整个桂南会战的胜利就是以这个人及其部队的死为中心,如果他不死,桂南会战就很可能会失败!

这个人以及他手下的兵无论意志力、军事素养、战斗力等都强得碾压同时代华夏和日本的绝大多数同级别将领。他在日俄战争中一战成名,杀得人高马大的俄国人人头滚滚、鬼哭狼嚎……可以说是踩着无数俄国人的白骨上位的!

不到两分钟,他就下到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山脚下了。

突然,他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一抬头就发现穿着白大褂的木流舒和一群粗布衣服的女乡民在忙前忙后,忙着救治躺在地上的一百多个浑身上下都绑着绷带的重伤兵……

至于站在一旁负责警戒的李峰张大宝等人和20多个男乡民直接被他忽略,他们的责任就是贴身保护木流舒和30多名女乡民组成的医疗队,医疗队在哪他们就得在哪。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